续上一次的失败后,隔了四天终于补充了油品.
利用某论坛高手的指教,使用了二次加水因而加速了皂化反应。
从混合到trace到入模都不到半小时呢!(比较起前一锅的两小时半)
这一锅的配方是20%椰子油,30%白榈棕油,40%橄榄油和10%的葡萄籽油。
水方面用绿茶冲泡,还加入了咖啡渣来作为磨沙用途。
入模的颜色是浅绿色,几天后脱磨颜色都不见了。恢复成白色。
白色的皂加上黑褐色的咖啡渣,看起来真像cookies and cream ice cream.
做皂成功真的很快乐!
中午成功的一锅像是打入了强心剂,晚上悦霖睡觉后迫不及待的又做了一锅。
晚上那锅配方和中午的一样,只是白榈棕油换成红榈棕油,而绿茶水换成咖啡水(偷了simon的精神寄托Nescafe.)
只是一时贪心加入太多咖啡粉,一汤匙泡成60g的水。浓的不得了。
一放下去就后悔的不得了。
搅拌时散发出来的味道竟然是很腻的巧克力饼味。
这一次得到教训,宁愿淡得味道不见了,也不要浓得很腻。
而颜色就是很黑的巧克力色,几乎看不到我的磨沙。。
这一次也是利用二次加水,混合到入模好像也不必25分钟。
肥皂制成后,每天都会去探班一次。
摸摸他们,看看有什么变化。
这两批肥皂都很湿,尤其是磨沙咖啡,今天还看到他流汗了呢!!
等下要去查查肥皂流汗的原因。
No. 1和 No. 2的状况就很好,后来想想可能是鞋盒没有洞口让它透气的关系。
稍微打开鞋盒,希望明天会干一点。
目前分類:我的手工皂 (3)
- Nov 25 Thu 2010 00:28
No. 3 磨沙绿茶洁肤皂 No. 4 磨沙咖啡洁肤皂
- Nov 17 Wed 2010 23:49
我的手工皂- No. 2 红榈棕油皂
休息一天后,买了传说中保养价值很高的红榈棕油。当晚就迫不及待的开工了。
配方和No.1 的一样,只是用红榈棕油完全取代白榈棕油。
在做这个块皂前,我就告诉simon说,每一次我做手工的东西,第一次都会很成功,然后第二次就会很失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即使在做之前已有了心理准备会做坏,但是做坏了还是很失望。
simon和我合力搅了1个小时还是没有trace(上一块45分钟就trace了)。
由于天气有点冷,于是我就建议拿去加温,谁知那便宜的钢锅加热后底部焦了。
但是我不知道,继续的搅。simon说他觉得我加热后那钢锅的底部好像少了一层东西,搅得很不顺畅。
再一小时后,我又再去加温,结果看到一点点黑色的东西浮上来。
我的肥皂焦了。。
最后随随便便的倒进一个饼干模里。。
我们接近半夜两点才睡,躺在床上不停的回想过程,没错。一点也没错。。 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无法trace。
第二天一早醒来看,没想到还真的硬了。
于是当晚开开心心的脱模切块。
即使中间还有果冻现象,不管了!!!
- Nov 13 Sat 2010 15:38
我的手工皂 - No. 1 洁肤双用皂
一直很想做手工皂,却因为在马来西亚可以提供给手工皂的资源很少而一直无法开始第一步。
幸运的去了台湾后认识到台北民宿的老板娘,临走前她送了两块手工皂给我,我才知道她是手工皂达人,也因此更深入了解手工皂。在此要谢谢她的帮忙与教导,若不是她,我还在烦恼着要怎么开始做手工皂呢!
昨天和simon合力做了生平第一块手工皂,真的很兴奋。
这手工皂的成份是我手上唯一本关于手工皂的书所介绍的最基本的“食谱”。
我用了16%的椰子油,34%的白榈棕油和50%的橄榄油。
因为有simon的加入,整个过程还算愉快,simon也帮我搅了大部份的油脂。
而我只是走来走去收拾东西看东看西的。
过程中溶化NaOH的瓶子破裂了,有少许的碱溶液流出来。
相信多几天我回家时才处理就应该还好。
搅拌到差不多要trace的时候,simon说他闻到肥皂味,像是有点微微的豆奶味。
入模后我告诉simon,我觉得很奇妙,原先是油得不得了的油脂,加了NaOH后竟反变成可清洗油脂的肥皂,好像很矛盾!
以前读化工的时候都不会深深去体会化学的奥妙,只是一昧的读读读读,恨不得把整本课本背进脑里。
现在离开这行业了,却开始有点想念他。
就像那手工皂那样,矛盾啊~~
--------------------------------------------------------------------------
后记:
脱模时很顺利,皂看起来也很漂亮,成功!